查看原文
其他

评价改革优秀案例|奉新县劳动实践及红色教育特色课程研发探索

宜春市:推动完善“五育并举”教育体系

——奉新县劳动实践及红色教育特色课程研发探索


一、实施背景

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教育方针,传承红色基因,推进素质教育,奉新县深挖当地名胜古迹、风土人情、特色美食、红色文化等资源,积极探索研发了地方劳动教育课程和红色教育课程,将红色教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,构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“五育并举”综合实践教育课程。


二、主要措施

1.遴选一批试点单位。2020年,奉新县教体局制定了《奉新县地方劳动和红色教育课程研发方案》,将劳动教育和红色文化课程研发计划列入“思政课一体化”建设项目,纳入教育重点改革任务。同时,主动争取省教育厅支持,在省教研室的指导下,坚持试点先行,遴选冯川三小为试点,奉新二中、奉新六小、干洲中心小学等为成员,组建县劳动红色教育中心教研组,成立课程研发小组,制定前期试行、中期成型、后期推行三步走方案,示范推动全县中小学劳动和红色课程研发。


2.发掘一批教育资源。围绕奉新县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、客家风土人情等特色资源,组织中心教研组人员通过跑单位、访村庄,查资料、询老人,历时2个多月,收集整理了一批名胜古迹、革命遗址、传统美食、红色人物和红色故事等资源,并分类整理,建立劳动红色特色教育“资源库”,为课程研发提供素材支撑。同时,在全县组织开展了师生讲红色故事、特色优质课等比赛活动,集思广益,进一步充实特色教育资源库,营造了师生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。


3.打造一批精品课程。中心教研组坚持以学科融合为架构,经过集体备课、试讲磨课、编辑设计、拍摄剪辑等阶段,形成了出第一批精品特色文化课程。如,结合端午节契机,推出《特色美食虾须及其制作》《传统美食之端午粽》等劳动教育课;结合“七一”建党纪念日,推出《长征路上的宣传员彭家伦》《红军桥的故事》等红色教育课,深受广大师生喜爱。此外还推出了《百丈山客家传统小吃烫片》《传统美食之干洲叠子粉》《勺子肉及其制作》等劳动教育课和《苦竹坳之战斗》《永远的丰碑》《追寻时代足迹》等红色教育课,录制了一批线上课程,进一步推动课程传播。


4.编写一批地方教材。在前期实践探索的基础上,中心教研组总结劳动、红色教育课的可行性操作方案及课堂教学的一般流程,组织编写了劳动教育地方教材——《劳动最光荣——舌尖上的奉新》并在全县中小学校推行。教材共收录了《锅巴粥》《传统美食之酿饭坨》《丝丝叠子粉、悠悠母子情》等20节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课。2022年,又组织人员启动了《奉新县红色教育读本》的编写。同时,鼓励全县中小学校结合当地特色积极开发劳动教育、红色教育校本课程,形成全体教师研发劳动、红色教育校本课程的浓厚氛围。


5.建设一批实践基地。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,积极打造一批研学实践基地。将奉新石溪苏维埃政府旧址、柳溪店下红军桥、西塔宜奉铜修革命纪念碑、修铜宜奉边暴动委员会旧址、红十七师师部驻地旧址、湘鄂赣省委省苏临时驻地旧址、干洲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遗址打造成中小学生红色研学实践基地,全县新增劳动红色实践教育基地9个。创新开展专题讲座、现场教学、情景教学、体验教学、视频教学等教育教学;组织开展穿红军装、看红色电影、重走红军路、吃红军餐等实践活动,让广大学生亲身体验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,提升中小学生参与度。


三、工作成效

1.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。通过组织收集整理本土特色文化教育资源,让奉新县优秀传统文化、红色文化资源得到了有效地保护和传承。通过课程和教材的研发,让这些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播,增强青少年对家乡的风俗文化、民族遗产、革命历史、革命英雄的了解,培养青少年爱党、爱国、爱家乡的情感。2020年疫情期间,奉新县录制的21节劳动教育和6节红色教育课及时上线,在“学习强国”、省“赣教云”等平台播出,单个课程播放点击率突破10万人次。


2.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加强。课程和教材开发使用以来,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。特别是一些特色课的设计,有力地促进了学科融合发展。如《端午粽》,既是一堂劳动教育课,也是一堂思政教育课,更是一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。通过这堂课,学生们既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,了解了挂艾草菖蒲、撒雄黄酒的传统传统习俗,又了解了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,更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包端午粽的兴趣。许多年轻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,买来原材料按照课中的方法“动”起来。学生们学习积极性高,学有所获、学有所成。


3.教师专业素质得到提升。在校本课程的研发过程中,教师们全程参与课题研讨、教材编写、试讲磨课、拍摄剪辑等,更新了教育观念,拓展了教育教学认识,涵养了教育情怀,提高了教研能力,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经验。近年来,奉新县一批教师先后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中脱颖而出,荣获省、市级奖项90余人次。其中,获评省级示范课26人,获省优质课一、二等奖8人,获省“三项文化”教育活动先进个人6人、市级49人,2人次教育资源在学习强国平台上线,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。


4.全面培养体系得到完善。实践证明,劳动教育和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研发推广使用,有效弥补了常规教育教学的短板和不足,扭转了当前学校教育普遍存的重智育轻德育、重分数轻素质的现状,推进了红色基因传承,加强和改进了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,完善了“德智体美劳”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,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、劳动技能和创造能力。同时,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,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。



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↓↓↓

“江西省教育厅”微信公众号(微信号:jxsjyt2015)

评价改革优秀案例|九江市九江小学:以乐考促乐学,提升学生综合素养

芦溪县: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“1+1+3”多元化评价模式|评价改革优秀案例

抚州市:做好综合评价 推进教育改革

遂川县:“整县推进整校实施”素质教育

优秀!全省17个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公布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